2岁多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我们家里的2岁多的孩子是非常调皮的,有时候大人说什么孩子都不听,有时候还是故意和大人对着干。
邻居家有个二胎,刚开始还挺喜欢学习,自己给她辅导功课,可是时间长了孩子也是一点都不领情,做事总是以拖延和不做为乐,让人感到非常气愤。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邻居问我:“孩子总是拖延怎么办?”
我说:“孩子从2岁就可以自己决定每天要做的事,比如收拾玩具、穿衣服、看绘本,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快2个月。”
邻居又问:“现在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上小学了,你希望孩子在学习方面尽快独立吗?”
我说:“我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己能够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学会怎么帮忙,学习成绩才能在班里名列前茅,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家长的称赞。”
邻居又问:“这个问题咱们都要给孩子定个规矩,什么时候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什么时候让孩子明白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对孩子以后进入小学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所以,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整理自己的东西,而孩子邋遢的时候,我们先从孩子的身上找找找找原因。孩子的性格没有天生的好,但是,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孩子的“内驱力”是可以培养的。
1、不要把孩子的“内驱力”当做一时的“成果”
有些家长经常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
为借口,等到他们上学以后,认为孩子还小,不用再去管他们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家长过于忙,或许孩子的“内驱力”还没那么强,等到孩子开始懂事了,事情就好办了。
其实,“内驱力”这个词,在育儿领域是非常流行的。
那些不懂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才会错误地为孩子“背锅”,认为“孩子的学习”就是家长给的任务。
比如孩子在补习班不想学了,可以用一种“报复”的方式来报复。比如,孩子在课堂上捣乱,扔手机,扔纸条。如果是这样的话,家长就要反思一下: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了孩子什么?我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我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信任?
孩子作业做得不好,可能是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需要家长给孩子一些耐心。孩子也有自尊心,他们要在别人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责骂自己。我还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一旦他做得不好,就会变得没有耐心,不再去尝试,所以孩子的磨蹭就是他的一个难以磨蹭行为。
催促孩子
家长对孩子太多过细,孩子的能力达不到大人的要求,就会在家长不断的催促中变得越来越磨蹭。家长催促越多,孩子的表现越好。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呢?
01
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变得自觉起来呢?
为了改变孩子拖延的坏习惯,家长要想办法引导孩子产生自觉,我们可以尝试下面这几种方法。
1、平时多鼓励孩子
孩子磨蹭的一大原因是没有时间观念,家长不要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更不要总是用自已制定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因为如果孩子最后真的没有效率,他会产生惰性。
所以,家长在平时的时候要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做他想做的事情,例如:“妈妈最近去楼下找小朋友一起玩好不好?”“多帮妈妈分担一些事情,妈妈好像在提升了自己。”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提高对自己的信心,越是好的,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励,孩子会逐渐对自己有个好的心理暗示,有了自信,他就会勇敢地开始自己的活动,不再胆怯,同时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05、善用“暗示效应”,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上出现了“厌学情绪”,家长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1、让孩子树立自信心
首先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来自父母的肯定,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所以孩子的成绩提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孩子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看看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的倾向,如果是的话,那父母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观察的过程当中,父母应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不要总是得过且过,这样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所以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方法方式方法,不要总是去命令孩子,要以平等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交流,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3、不打击,不打压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在给孩子提建议的时候,不要动不动就责骂孩子,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会肯定孩子,而不是给孩子下定义,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父母也要学会适当的鼓励孩子,当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父母也要在试卷上给予孩子帮助,这样才会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然后才能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