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一_国产日产高清DVD碟片_国产天美传媒性色AV_996热RE视频精品视频这里

家庭教育心理学理论

增减效应是心理学经典效应分享的第四个效应,想对之前分享的罗森塔尔效应、超限效应以及霍桑效应有所了解的朋友,可以关注酒儿;阅读之前的文章,对文章任何疑问都可以评论留言,酒儿这里会酌情回复。话不多说,开整。

老规矩,在完全了解【阿伦森效应】之前,我们大家先来看这样一个心理学经典研究。

研究人员选取了80名在校大学生,将他们分成4组,每组20个大学生,每个大学生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位同学——小明”对他的评价(这是研究人员提前录制好的音频);紧接着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分组情况

①录音中的7次评价,都是负性的,我们称为“坏话组”

②录音中的7次评价,都是正性的,我们称为“好话组”

③录音中的7次评价,前三次正性后四次负性,我们称为“先扬后抑组”

④录音中的7次评价,前三次负性后四次正性,我们称为“先抑后扬组”

当所有组都听完“某位同学——小明”对他的7次评价后,研究人员要求大学生们说出对“小明同学”的喜爱程度,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想一下,哪一个组队小明的喜爱程度最高呢?

不知道大家想的答案是否跟研究人员得出的结果一样(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一些反常识的),总之,研究人员得出的结果就是,最喜欢小明同学的组是第四组,也就是先抑后扬组!

那么为什么不是“好话组”呢?(也可以试试用我们之前提到的超限效应解释一下)这里心理学家阿伦森提出的“增减效应“可以对这一研究结果做出解释。

增减效应,即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由于理论由阿伦森提出,故而又称阿伦森效应。也就是相较于都是好话,先抑后扬组更能让人感到别人对其评价明显的变化,进而对“小明同学”给予了更高的评价。

这一效应在人际关系中常常得到应用;比如街边商贩常常就利用了这个效应,我们回想下,生意好的商贩在称货给顾客时,是不是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下次可以留心下)

这时候,我们来看可能长期困扰我们的两个问题

①我的另一半相处久了,对我的关心不足了,是不是不爱我了

②怎么总是跟孩子话说得好好的,突然就不欢而散了

第一个问题,大家静下来是真的不关心,是真的不爱了么。也就是我们回想下,那些我们曾认为爱的行为是什么,它们是否还存在;我们确认下,对方现在认为的“关心与爱”是什么?可能之前第一次给你做饭,第一次小礼物,第一次陪逛商场,第一次雨天接送等等,让你心生惊喜,可是日子久了,这些即便存在也会是习以为常,不存在更要遭殃,哈哈!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站在对方角度用增减效应去理解,站在自己角度利用增减效应去做出改变呢

站在对方角度用增减效应去理解,站在自己角度利用增减效应去做出改变

那回到第二个有关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我们在评价孩子的时候难免将他的缺点和优点都要诉说一番,并不自觉地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嗯,这次考得还可以,不过呢这个题,这句话,这个字。。。。。。”,这里酒儿要说的是,并不是这种方式不好,而是当我们学会了增减效应,为何不尝试一下呢!

当然,这里更要说明一下,不是要刻板地遵守“先抑后扬”,为何我们不能灵活一下,比如“肯定+否定+肯定”,进化一些就是“肯定+建议+鼓励”(教育学中称为三明治批评法),再具体些就是“首先关注到孩子做到的+提示孩子想想是否有没做到的+鼓励孩子探究如何应对没做到的+根据孩子反应来决定是否要提出自己建议+再次鼓励孩子去实践他最后形成的想法”!对了,千万要记得要定期跟孩子复盘呦,复盘时怎么做,依旧重复就好!

但愿酒儿今天的文章依旧没有超限!谨以此文献给对心理学感兴趣并热衷于心理学习的朋友!

心理学有着长久的过去,但是却只有很短的一段历史!那酒儿愿意讲述这段历史,并成为让这段历史变得长久的一环,甚至成为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7日 上午8:04
下一篇 2022年6月7日 上午8:06

相关推荐

  • 中专院校有哪些专业?哪些专业更吃香?今后如何选择中专专业?

    中专是我国学历教育的一种形式,在20多年前中专是一个比较吃香的学历,目前活跃在中小学教学一线以及各种生产岗位上有很多人都是中专毕业。 那中专到底有哪些专业呢?这就要从现有的中专学校…

    家庭教育 2024年3月30日
  • 的家庭教育是最先进最优越的(家庭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的家庭教育是最先进最优越的(家庭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更容易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才。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必修的课程,国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是如何通…

    家庭教育 2022年8月26日
  • 种树-家庭教育

    ?昨晚一场,春夜喜雨 我真相信能量的传递了 做晚的文章, 刚分享一个朋友圈 —江南雨后夜晚的潮湿路面还有玉兰花开   江南夜晚,路灯下, 玉兰花开 我当时还写了一段描述和…

    2022年5月26日
  • 家庭教育

    子女是家庭美满幸福的寄托,很多朋友在培育子女方面很茫然。我女儿是独生女,现在读博士。她天资平平,从小学就没有参加过各种竞赛,没有进入班内前十名。但是孩子从本科到博士一路平坦,成为我…

    家庭教育 2022年6月17日
  • 分词作状语做题步骤(分词做作状语解释一下,要举例10句,例句要翻译,要全面)

    分词作状语,是指将一个句子中的谓语部分拆分为多个词,作为状语的一部分,用来修饰或补充其他部分,强调某个状态、情况或行为。在中文中,状语通常是在谓语后面加上“地”、“地”等分词,表示…

    家庭教育 2024年3月30日
  • 洁癖与强迫症的关系

    洁癖与强迫症的关系 强迫症和洁癖能混为一谈吗? 强迫症的种类很多,症状五花八门,洁癖是强迫症中的一种,强迫症和洁癖是从属关系。 强迫症有强迫洗涤(就是洁癖),强迫锁门,强迫检查,强…

    家庭教育 2022年4月11日
  • 中考已报名孩子还能休学吗(中考报名表怎么提交休学)

    中考报名表怎么提交休学 休学是指学生为了更全面地发展自己,暂时中断学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在中考报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提交休学表格,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以下…

    家庭教育 2024年5月11日
  • 家庭教育自述

    儿子进入初中后,变得脾气暴躁,顶嘴,叛逆,还特别讨厌学习,整天只想着玩手机。 为了改善和青春期儿子的相处,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我重塑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关系也改善了太多。 如今…

    家庭教育 2022年5月22日
  • 家庭教育故事分享与交流

    从前有一个老汉,他有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成天不务正业,输耍不成人。他有一个最坏的毛病就是为人吹吹拍拍,看人下菜碟。老汉总想狠狠教训儿子一顿,可是没有机会。 有一天,儿子到镇上刘家酒…

    家庭教育 2022年5月31日
  • 家庭教育的议论文(家庭教育的议论文高三)

    近日,“17岁中国队小将苏翊鸣摘银”爆红网络,“18岁‘滑雪天才’谷爱凌夺冠”刷屏朋友圈。“一鸣惊人”“创造历史”“少年可期”,几乎所有媒体都在使用这样的形容词来描述和概括苏翊鸣。…

    家庭教育 2022年5月14日